詳細解說影響國內PP管材發展的因素
(1)原料方面
國內PP樹脂品種少,尤其是專用樹脂品種更少,導致PP管材料仍需大量進口。國內不斷增長的需求,使具有成本優勢以及巨型化生產裝置的歐美巨頭聯合中東產油大國,開始了新一輪的擴能與競爭。因此,國內要盡快推進產品創新,提高專用料比例,促進產品結構調整,降低生產成本。
(2)國家標準內容的不合理與滯后
國內有關的PP管材國家標準僅有GB/T18742.2-2002,且此標準中系列管材的主要技術指標與國際標準ISO/DIS 15874 ;1999《冷熱水用塑料管道系統-PP》中技術指標一致,只能檢測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管材,根本無法識別出是PP -B管還是PP-R管。而近10年來,系列PP-R管材發展迅速,當然標準的內容也已隨著管材行業這幾年的快速發展而滯后。
(3)管理方面
國內《國家化學建材產業“十二五”計劃和2015年發展規劃綱要》的推出,塑料管材,特別是PP-R管材在市場上顯示出強勁的生命力,且高剛性PP-B管材在我國排水管領域的發展前景也十分看好。PP的彈性模量比聚乙烯高,但聚乙烯的成型性接近PP,且聚乙烯原料價格較低。因此,國內PP管材生產廠家為節省成本,大量使用HDPE回料。因此,為規范其發展,應加大PP管材市場監管力度。
(4)研發、生產、推廣方面
歐洲是先開發和使用PP-R管材的。近年來新推出的β晶型PP一R熱水管的壁厚采用了冷水管的壁厚,可節省約15%的PP管材料,而市場價格比普通PP-R熱水管材高出許多。國外PP-R管材料的主要生產廠商有北歐化工、赫斯特、帝斯曼、曉星和大韓油化等,其各牌號PP管材料也已在中國銷售了許多年。因此,國內PP管材新產品及原料的研發、生產和推廣還相對落后,需要其原料生產商、管材生產商、設計及建設施工單位的共同努力,以提升國內PP管材料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。